AI 冲击菲律宾客服外包产业,估计未来五年内恐有30 万人被取代
许多原本由人类完成的客服、技术支援等工作,正逐渐被AI 所取代。 《彭博社》形容,这在几年前还像是科幻小说才会出现的场景,如今已成现实。
人工智慧的出现,让许多人担心AI 会取代自己的工作,但正当其他国家的各行各业对AI 还只是处于「担心」阶段,殊不知这已经成为菲律宾外包产业的现况了。
菲律宾最常见的「外包业务」有哪些?
位于东南亚的菲律宾,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外包业务(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, BPO)的重镇,仅次于印度。
其中又以客服中心(Call Centers)或客户服务需求,为菲律宾最常见的外包业务,其次是后端办公支持(Back Office Support),这类工作包括会计、数据处理、薪资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。
许多国际企业会将这些业务流程,委外派给位在菲律宾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,因为当地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,且员工英语素质高。
外包产业的现状:AI技术的迅速渗透
然而,随着AI 技术的快速发展,菲律宾外包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由《彭博社》提供的数据图中可以发现,疫情初期(2020-2021 年)外包公司股价普遍上涨,但随着AI 技术的兴起,部分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波动和下滑。
报导还指出,过去几个月来,菲律宾的外包公司纷纷引入「AI 辅助」(copilot)工具,以保持竞争力。这种辅助工具通常会由人类员工操作,AI 演算法不仅可以处理客户需求,还可以总结客户的过去与公司的联络记录,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时间,并分析情感反应,从而提升服务品质,而且这一切能够即时进行。
政府与企业的应对措施
面对AI 带来的挑战,菲律宾政府与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应对之道。
据报导,菲律宾成为了新AI 工具的测试场地,该国政府也已成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,并且推动了多项AI 培训计划,旨在提升外包产业中170 万名员工的技能。
这些培训计划既有由政府支持的,也有以企业为主导的,目的是确保菲律宾的外包产业,能够在这个全球技术变革时期保持竞争力。
除了提升技能外,政府和业界专家也认为,需要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和税收系统,确保AI 技术的利益能够广泛分享。这样的转变不仅可以帮助劳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,还能确保整个社会不会因技术变革而产生过大的动荡。
来自伦敦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所(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)宏观经济学与AI 主管Carsten Jung 也表示,政策制定者必须在这段AI 变革过渡期中做好准备,他提到:「社会保障与税务系统也需要与时俱进,才能让人们共享AI 带来的优势。」